發表於 2016/3/15 16:34:10
Love you more!
中國人性格一般較為含蓄,不善表達內心感受。癌症病人的家屬,在病人晚期甚至於臨終之際,往往不懂如何溝通,錯失最後寶貴相聚時間,造成遺憾。這影片目的在透過示範,讓家屬學習與病人溝通技巧,表達愛意和道謝,好讓病人感到安慰,家屬得以釋懷。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ZDXD_TN68RA
發表於 2014/5/15 14:49:34
融和
病人臨終的時候,家人在旁陪伴,最需要做的是什麼呢? 花花(化名)並不是寧養病人,她仍接受標靶治療,只是近日發現身體狀況轉差,醫生建議暫停。 花花自知復原機會不大,只是剛好慶生四十五歲生日,不想這麼快放棄治療,故此積極面對治療。想不到,今次的病情會轉差得這麼厲害,腳腫加上氣促,她以往從未出現的病徵,一次過出現在自己身
發表於 2013/7/23 15:00:58
接納、寛恕、感謝!(下)
A 君邊抱著兒子,邊流下眼淚,彷彿這種感覺是很久沒有出現。 A 君跟兒子親嘴後,表示願意跟父親和好。 父親在床上半昏迷已有多天了, A 君帶來她兒子畫上的心意咭,放在病床上。並在他耳邊說話。 『似乎快了一點。』我心想著她剛話要駡父親如何如何,今回卻告訴父親跟他和好,這麼快的轉變,我也像是夢一樣。
發表於 2013/7/10 17:58:14
接納、寛恕、感謝!(中)
A 君的兒子只有九歲,來到輔導室坐下,看他有點緊張,我也有點緊張,我家中的九歲兒平常也不會聽我多說話,我如何能跟別人的兒子說呢? 我邀請 A 君坐在後方,我跟她兒子在前方坐著,兒子看不見母親表情,母親看不見兒子的反應,只是聽他說話。 『喜歡繪畫嗎?』 『他點頭示意!』 GOOD! 至
發表於 2013/7/10 17:21:37
接納、寛恕、感謝!(上)
『打從心底裏,我最憎恨的,還是我爸爸。』 A 君來到寧養中心,第一句說話讓我感到很心傷。 作為兩子之父,假如兒子跟自己也是這樣說,我想我會瘋。 『為何妳會有這樣意念?』我好奇地問 A 君。 『我自少有記憶以來,他從沒有抱過我,還有,他時常打我駡我,我感到很痛苦。他過去三十多年對
發表於 2013/3/1 14:14:25
握手泯恩仇
女兒自小跟母親關係不佳,甚少溝通,多溝通時卻會以吵架收場。母 親一直耿耿於懷,就是不明為何女兒年青時會打自己。女兒也不喜歡 母親,恨她沒有給她溫暖的家庭。 女兒病入膏肓,躺在病床上。 『妳好像有心事?』 『我感到很絕望,很擔心個病…….也擔心家人。』 『妳擔心誰?』 『……好很後悔咒罵母親,我會寫下信件,讓我走後